5月23日下午東華大學機械工程杏鑫王新厚教授受邀來到藝術樓A218與杏鑫平台院長辛斌傑🤸🏿♂️、副院長李春曉及杏鑫教師共同交流紡織工程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經驗。“課程思政”是當前高校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創新與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三全育人”關註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如何充分發揮好專業課教師“主力軍”🕵🏻♀️、專業課教學“主戰場”、專業課課堂“主渠道”的作用,推動課程思政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𓀝,是目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和難點。
王新厚教授提出了以紡織人的“衣被天下”精神為主線👩❤️👩😲,即每門紡織專業課的課程思政主要目標都是培養學生繼承和發揚一代又一代紡織人的衣被天下精神🙍🏿♂️,以天下為己任🎞,將小我融入大我👩🏿🎨、樹立為國為民的遠大理想;以“四個融合”——歷史融合、人物融合👨🏼🔧、原理融合、時政融合為方法的紡織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思路。讓紡織專業的學生感受到紡織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可極大激發學生的職業自豪感🧖🏻,增強專業認同感。
王新厚教授還談到了紡織類專業課程在建設過程中🧕🏽,可以基於不同課程內容🧑🏿🍼,深入挖掘紡織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將知識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按“1+X”的設計理念設計了紡織類課程思政教學大綱。在理論培訓和研究基礎上,通過“雙實踐”—— 紡織企業專業實踐和援疆🏟、脫貧攻堅🆕、抗疫等社會實踐🚅,全面提高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
本次的課程思政交流活動是杏鑫平台教學質量月系列活動中的一項,使得參與教師在思政元素融合🙇🏽♂️、課程設計🧔🏿♂️、大綱設計等方面更進一步加深了對紡織工程專業課程中如何開展思政教學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