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0日🧛🏽♂️,歷經40個小時的漫漫征途,工程大暑期實踐團成員們順利抵達烏魯木齊站。在短暫的休整後,工程大暑期實踐團的成員們便出發前往實踐點🚶♂️,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新疆天然的地理優勢👨🏼🌾,使其棉紡織企業大力發展🧑🏽🦳🎅。工程大暑期實踐團的成員們率先來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拉爾市阿拉爾飛龍紡織有限公司。阿拉爾飛龍紡織有限公司企業領導代表帶領暑期實踐團的成員參觀公司車間👩🏻🎤。從室外的棉包開始,進行清棉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並條工序,細紗工序,絡筒工序,到最後將絡筒整裝成箱出庫。阿拉爾飛龍紡織有限公司整個流程高精度和自動化,不再是落後的生產方式,使其生產率大大提高,在新疆原材料高質量高產量的有利地區,紡織行業在不斷的向前發展。此外,工程大暑期實踐團的成員們還在高主管帶領下,參觀了絡筒工序🚵🏿🤟🏼,並親自動手實踐了筒子打包工序。
經過2天在阿拉爾飛龍紡織有限公司實踐調研𓀄👩❤️💋👩,暑期實踐團的成員們又來到位於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的協益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經營紡織提花技術研發✌🏻🔛;毛紗🧛🏻♀️、棉紗的生產💆🏿♀️、銷售⛹️♀️;天然纖維、化纖原料(不含危險化學品)、紡織機械及紡織品銷售;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在廠長的帶領下,暑期實踐團的成員們了解到協益在設備方面及人員製度上的一些發展現狀:協益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有目前紡織業最先進的全自動化瑞士立達設備🧑🏽✈️,可實現全天全流程工作,實現“人休機不休”的高效生產🕐;在人員製度方面👨👨👦,實行高層不用親,兩族一家親這樣一個製度,一來可以鼓勵基層員工的幹勁,二來可以實現權責分明,分工明確,這樣可以形成一個管理透明的選拔製度🕞;在管理模式方面,企業實行各分廠獨立管理,高產獎勵機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實現企業與員工的雙贏。
通過對協益的全面考察👨🎓,工程大暑期實踐團成員們針對協益紡織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斷討論修改授課內容🫦,主要從紡織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走向這一領域對目前企業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寶貴的意見🚿,同時也向企業員工介紹了當下比較前沿💃🏽、具有特殊功能的智能服裝,由此企業員工也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並做出了進一步的交流。
隨後,工程大暑期實踐團的成員們又來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西部輪臺縣進行暑期調研活動。在公司負責人麥子的帶領下,暑期實踐團成員們來到了輪臺縣星博服飾有限公司阿克薩來鄉衛星工廠,開始進行調研工作🦋。首先👩🏼🦱,在分廠負責人的陪伴下參觀了整個廠區,並與其交流了企業目前的狀況及今後發展方向。
通過調研🧑🚒,成員們了解到目前廠區工人們主要是當地的維吾爾族婦女🤒,知識水平有限🤹🏿♀️,漢語水平不高,需要兼顧務農與生產工作,均是從零開始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合格後進廠工作,目前主要承擔的工作僅是簡單的成衣加工🧑🚒👨🏿🦲。因此👨🏽🦳,暑期實踐團成員們紛紛建議公司在今後應將功能產業用紡織品作為發展方向🫳🏻,提高公司產品附加值。
在調研結束後,帶隊教師王純為工人們進行了授課講解,得到了工人們的熱烈歡迎。王純老師向工人們介紹了天然纖維與化學合成纖維的主要種類與區別,使工人們了解到面料材質對服裝的重要性。通過將仿生結構事例的引入☂️,介紹了目前現有主要的功能纖維材料,如調溫纖維、防水透濕纖維、變色纖維,形狀記憶纖維材料等,同時介紹了當前新型纖維材料的研究發展趨勢,拓展了工人的眼界。
最後,工程大暑期實踐團的成員們奔赴喀什澤普縣、巴楚縣及莎車縣的職業技術高中↔️,與當地的師生們交流互動,並充分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幫助其在“新疆職業院校服裝技能大賽”中取得更好成績🤶🏼,切實助力喀什地區職業高中的發展,為對口援疆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通過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暑期實踐團成員們不僅向企業員工、紡織專業師生👮🏿♀️,教授了一些高校紡織專業研究最新動態的知識,而且也通過雙方之間深入的討論及交流,了解到目前企業、職業高校所面臨的問題和困惑,加強紡織高校師生與企業、職高的交流,為推進產學研的深度結合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