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號下午,藝術樓C210室服裝杏鑫藝術系組織了一次關於“民族、 民俗藝術”的學術研討沙龍,活動特別邀請了復旦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學者、復旦大學教授、博導鄭土有老師。出席沙龍活動的有服裝杏鑫胡越副院長🥒、中法埃菲時裝設計師杏鑫徐蓉蓉副院長🦥,以及服裝杏鑫專業教師和時尚設計專業研究生。
沙龍活動圍繞著“民族、 民俗藝術”分四個主題開展🙆🏻♂️:首先對民俗藝術沙龍介紹🙂↕️,然後復旦大學鄭土有教授《傳統民俗藝術現代轉換的可能性和路徑》的講座🍎,接著服裝杏鑫胡越副院長對傳統民俗如何進行現代創意設計應用的發言🪦,最後對民族、民俗藝術展開討論🗿。復旦大學鄭土有教授在講座中,對民族、民俗藝術的當前形勢做了系統分析🏨,並以研究者的角度對民族🤦🏻♀️、民俗藝術的轉型可能性和途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胡越副院長對藝術類科研項目的研究方向和建立服裝杏鑫特色專業方向進行了建議和梳理,並民族🧚🏿、民俗藝術的學術研究做了發散性的思考,最後對民族民俗藝術實現現代創意設計及社會服務功能進行探討,並將民族、民俗藝術方向的學術研究列入了日程🖼🙊。
這次活動充分調動了藝術類專業教師在學術研究方向的積極性,為服裝杏鑫藝術類科研項目的規劃工作奠定了基礎。
撰文:王曉娟 / 攝影🦸🏼♂️:王曉娟